(16年舊大樓社區)
這個星期二收到仲介mail來的案件,其中一戶讓我眼睛ㄧ亮,下班就迫不及待一個人跑去看。
本案位於16年的舊大樓社區,雖然有部分管理,但公共設施過於陳舊,對案件當層的鄰居素質也有疑慮,鞋櫃、雨傘、娃娃車隨意放置,堆放如小山的鞋子也髒到一個不行。不過想想前幾天在新埔站看的2年新華廈,一層兩戶十分單純,但鄰居也是在梯間隨意放置鞋櫃和腳踏車,屋齡新不代表鄰居素質好,好鄰居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呀!
這個案件格局方正、四房兩衛,前後有兩個大且寬的玻璃帷幕陽台,透光性很好,猜想BBC一定會喜歡,可以在這裡種花養草;陽台面對公園,視野空曠又開闊,無風水瑕疵(披上道袍說話...),BBC也可以坐在陽台上喝咖啡。客廳有大片的落地窗,和後棟也有適當的距離,採光和通風絕佳,除了天花板不夠高、屋齡太舊之外,對這間房子幾乎沒有什麼可挑剔的了。
我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房子找了太久,以致於彈性疲乏,滿足點降低,但回家之後仍對這間屋子念念不忘。其實我和這個社區的緣分可追溯四年多前尋屋時,當時也曾一個人至這個社區看過房子,對它的第一印象就是老舊,加上仲介帶看的案件條件很差,裝潢老派又做了過多的櫃子,感覺壓迫且影響採光,那時幾乎是用飛奔的速度跑出來,沒想到事隔多年,我卻對同一個社區的房子心動了,恐怕現在的我是頭昏的成分比較高。
昨天晚上BBC突然問我要不要再去瞧瞧,不知道是不是他標準降低,看完以後他也覺得不錯。這可糟糕了,兩個人都說不錯,讓我擔心會不會有我們沒注意到的問題呢?會不會我們是一時被眼前的美景所迷惑了?
經過我小心求證與分析,本案的大樓結構是我們最應該疑慮的問題,因為大樓一樓為挑空、挑高的樑柱騎樓式設計,這多少會影響到房屋的耐震力(建物防震),不過,台北市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蔡榮根表示,騎樓設計絕非倒塌關鍵,建築結構耐震設計及耐震施工未落實,才是真正原因。
接下來分享個人對本案的總體評價(滿分五顆星):★★★★☆(成交單價於18-19萬/p的條件下)
優點
交通:
1.距離捷運亞東醫院站走路12分鐘路程。
2.經浮洲橋可上特二快接一高。
3.經中華路轉中央路接二高
生活機能:
1.樓下過馬路就是國小,附近安親班有四、五間。
2.走路五分鐘有菜市場。
3.走路三分鐘有美廉社。
4.下樓巷子旁有麵包店、診所、便利商店。
案件:
1.47P格局,三面採光,對流佳。
2.兩套衛浴皆有對外窗。
3.管理費相當可親,千元有找。
4.不用買停車位,地下室都有的租,且車位很大。
缺點:
價格:
1.16年舊大樓開價24萬/P,因面對公園,所以開價比附近高出許多(該區成交價18-19萬/p)。
2.開價與海山品園新成屋相同,放棄新屋買16年舊屋好像很笨,未來脫手怕有困難。
3.大樓為挑高騎樓設計,結構有疑慮(軟腳的住宅大樓、結構安全概念)。
環境:
1.周邊皆為舊大樓,大家都不洗外牆,看起來很髒亂。
2.隔壁大樓一樓有香火鼎盛的廟宇。
3.大樓面對公園的活動中心,擔心受到噪音影響。
4.臨公園左右兩邊的馬路交通尖峰時間很吵,需要關窗才能保有寧靜。
5.夏天如有老人半夜不睡覺在公園聊天,因主臥面向公園,恐難有好眠。
然而好屋難尋,現在的案件就像颱風過後的菜市場,農作物欠收、賣相不佳,物價又被哄抬的亂七八糟,我們真應該忍忍現在不要吃葉菜類、改吃根莖類才對,但盛產期何時來臨呢?最後我們會不會落腳在這裡呢?我其實也不知道,一切就交給緣分吧!